4月14日,航天江南与贵阳经开区正式签署贵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础件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投资协议。本次签约是继项目立项、项目公司设立后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节点,标志着航天江南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正式落地。
航天江南党委书记、董事长董群、副总经理田江权、总会计师胡春生,贵阳市副市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唐兴伦、贵阳市工信局局长刘良果、贵阳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马兴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谢秩刚、高升,航天江南和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按照协议约定,双方将以打造国内一流、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园区为目标,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集群发展、人才集聚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航天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实现政企合作的共赢。
签约仪式上,田江权代表航天江南介绍了项目建设背景、落地过程、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谢秩刚代表贵阳经开区介绍了项目合作有关情况。田江权和谢秩刚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唐兴伦对航天江南领导参加签约表示热烈欢迎,充分肯定了航天江南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引领贵州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对这种意义重大的贵州省典范项目,要兑现优惠政策落地的承诺,推动做好简化审批、配套设施建设的服务工作。
董群对贵州省、贵阳市和经开区长期以来对航天江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感谢。他简要介绍了航天江南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取得的明显成效,相关优势产业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强调了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并表示将认真落实协议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合作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加快实现项目目标,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项目自启动论证以来,得到贵州省和航天科工集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被列为重大产业化建设项目。根据规划,项目总投资规模44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1亿元,建成后年产能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二期投资约23亿元,建成后年产能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将以构建智能制造平台、研发创新平台和产业协同平台“三个平台”为抓手,助推航天江南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